中国网新闻3月15日讯 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会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召开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记者会。可以预见,在今年两会上被广泛关注与讨论的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反腐败、环境治理、对外交往等话题或将成为总理记者会上的热点。
4年56问 “强”式风格回应中外关切
自2013年起至2016年,李克强4次记者会共回答中外记者提问56个,涉及我国经济发展、环境民生、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其中有关简政放权、改革、环保、经济增速、民生保障、对港政策、两岸关系、中美关系的八大问题从未缺席。
据媒体统计,在去年记者会的17个问题中,经济下行压力,股市汇市、金融风险,新经济成为总理回答的最详细的三个问题,“经济”仅次于“我们”,成为李克强使用的第二大高频词汇。
即便被称为问题“最尖锐”的记者会,李克强总理还是“单刀直入”派出“定心丸”,从容面对一系列沉重、尖锐的问号,态度坦诚。有网友评价其回答“幽默不失严谨,风趣不失深入。”
面对记者提出的部分地方养老金发放困难问题,李克强发出“安民告示”,承诺“老有所养”绝不会是空话,“从全面长期来看,中国政府对中国公民保证养老金发放是没有问题的。”
针对下岗潮问题,他明确表态,产能要去,但职工的饭碗不能丢,而且争取让他们拿上新饭碗,“中央已经建立了1000亿元主要用于转岗安置的专项资金,如有需要还可以增加。当然,地方政府相应配套要跟上,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双赢。”
李克强还为医保联网定下明确的时间表,他指出,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